艺术工场 · 郑宏祥:游走于现代主义和古典之间,他说绘画就是他与世界沟通的方式
“我尽力制造着一种异化感,对我来说这些带有异化感的形象是通往那个承载本体的彼岸的灵媒。” 郑宏祥出生在80年代的东北辽宁,这一代人算是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终结,遍地工厂的繁荣、改革开放后重工业基地的衰落、90年代的下岗大潮,东北从兴盛到衰退,环境萧条而凛冽,关于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也成为了郑宏祥很关注的命题之一。关于时代变迁,他这样形容,如果给我们过去到今天的时代加一个背景音乐,我觉得应该是一种透出无限安静和沉着的的巨大噪音。 《垂钓公园》布面油画、金箔 180x200cm 2019 《垂钓公园No.2》布面油画、金箔 150x225cm 2021 《放虎归山》布面油画、金箔 150x180cm 2020 《明日吟游者》布面油彩、丙烯、24k金箔 200x350cm 2022 郑宏祥2006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201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多年严苛的训练让他有娴熟的具象绘画能力,能在二维平面上流畅地绘制客观事物的图像,他截取身边的一些微小的环境和图像,把自己记忆里诸多有特定意义的形象置入进去,以此打断画面的流畅,制造一种异化感。 以符号化和图示性为主要手段,结合类似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的绘画般,线性逻辑的碎裂重组、空间的置换、形象的变异,以及挖孔、拼贴等达达主义的手法,用毛皮、玻璃、金箔等材料来打破绘画的二维平面,让绘画跨入到了装置的领地。 《战马》布面油画 180 x 200cm 2015 《异见者》 布面油画 150x150cm 2015 《皇帝的新装》190×250cm 布面油画 2015 《救护实验》 布面油画 180x200cm 2015 《穿行》 布面油画 120x170cm 2015 《超级战车》 布面油画 150x150cm 2015 《爸爸的房间》 布面油画 金属梯子 180x200cm 2013 郑宏祥说,这种介入式的方法贯穿了我很多年的不同风格的创作,我的目的是通过这些材料和形状的介入来破坏形象,使它们产生歧义。 在被问到想通过作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观念时,郑宏祥说,绘画就是我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的方式,对我来说它不太像是什么人生观念,更像是一种态度,当我对它有所要求的时候,它也像是一种行为准则。 《世界的切线》布面油画、金箔 180x100cm 2019 《乡村之王》布面油画、金箔 100x150cm 2019 《移山》布面油画、金箔 190x250cm 2019 《左耳诗》布面油画、金箔 40x170cm 2020 我们看到他的绘画围绕着不同的态度展开:理性观念和肉身本能的纠缠、社会主义乌托邦和现状的冲突、野蛮兽性和文明话语的差距…… 关于他在绘画道路上的坚持和任性,他自己说个人的主观性和世界的客观性之间产生的矛盾带来了一种不协调感。后英雄主义、黑色幽默、沉着的时代切片,是郑宏祥作为艺术家与这个世界的对话。 《旋转的歌声》布面油画 100x150cm 2016 《空置的猜想》 布面油画 150x200cm 2014 《Rene的困局》150×50cm 布面油画 2015 《夜钓》布面油画 22x30cm 2018 作品以一种荒诞的寓言式的语言模式进行表述,虚构、假设、隐喻、反讽等时常出现,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来提出问题,引发观者的思考,创造出一个戏剧性的、充满矛盾的、荒诞的,带着文学色彩的虚拟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