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回复: 1

从大卫·霍克尼开始,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复制链接]

38

主题

40

回帖

25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2
发表于 2025-7-17 01: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的话:
这篇文章是去年写给一家培训机构的文章,因为担心版权问题,一直没有放到自己专栏里。最近发现豆丁网也把这篇文章给收去了。一拍大腿:明明是我自己写的文章,人家都能拿去,我为啥不能放进自己专栏?
于是,这篇文章出现了。

面对纷繁复杂的西方美术流派,很多人都有同一个疑惑:
这幅画为什么是世界名画?
它好在哪里?
明明看着乱七八糟什么都不是,
为什么大家都说它好?


这就是如何欣赏美术作品的问题。
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包括感悟式欣赏、形式欣赏、社会学式欣赏以及比较式欣赏。这四种欣赏方式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其中,形式欣赏既包括对基本造型元素的分析,也包括对形式原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观众具备基本的美术学知识,才能够进行欣赏。
以大卫霍克尼最著名的泳池系列为例。
初看作品,仿佛“噗通”一声跳进了清凉的蓝色世界,又好像听见了游水时拨起的水浪声,波光粼粼的水面,使人联想到夏日灿烂的阳光……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我们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清凉泳池,想象到在泳池中戏水的欢乐,以及生活的悠闲。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使用了第一种欣赏方法——感悟式欣赏,这种欣赏方式要求观众从自身经验出发,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激情来欣赏作品,任由思绪恣纵。
那么,为什么看到这些作品,犹如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一丝清凉呢?作者并没有直接描绘灿烂的阳光,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阳光灿烂和晴空万里呢?甚至在一些作品中,只有空空的泳池,我们又是如何感受到画面中所传达出的悠闲气氛呢?
首先,大卫·霍克尼在泳池系列中,大面积使用了蓝、绿系列颜色,利用冷色调,使人产生清凉的心理作用。
其次,画面中强烈的明暗对比,昭示着这是一个阳光炽烈的午后;阳光洒在水面上的波光,被大卫·霍克尼抽象成一根根虬曲盘错的曲线,复杂多变的曲线加重了水纹与阳光的律动感。
最后,除了泳池中的水纹大量使用了曲线,房屋、楼梯等大部分物体都被直线分割成了平涂的色块,显示出大卫·霍克尼从波普艺术中吸取的冷漠超然的风格,使人感到无所事事的轻松。这些对于色彩、线条、明暗等美术语言的分析,就是第二种欣赏方式——形式欣赏,它还包括对构图、空间、形状、笔法、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对对称、重复、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的分析。
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我们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画面中只出现裸体的男性,有的是男性趴在充气垫上放松,有的是男性准备从泳池中出来,还有的作品情节令人难以理解:一个衣冠整齐的男性站在泳池边,目不转睛的盯着泳池中的男性,他们在干什么呢?
其实,大卫·霍克尼是上个世纪臭名昭著的同性恋,站在泳池边的男性就是大卫·霍克尼自己,而他所盯着的,正是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同性恋人——彼得·施莱辛格。当时人们的观念还不能完全接受同性恋,大卫·霍克尼便通过在泳池中游泳的男性,隐秘地宣示着自己的同志宣言。至此,我们完成了第三种欣赏方法——社会学式欣赏,从社会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对作品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了分析。
当我们对泳池系列欣赏到这儿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对大卫·霍克尼以及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找来了大卫·霍克尼更多的作品进行欣赏,这时候发现,大卫·霍克尼并非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绘画风格,而是来到了洛杉矶之后,色彩才发生了强烈的改变。这就是在用对比式欣赏,对同一艺术家在不同时代的作品进行表现形式与处理手法的纵向比较;当然,对比式欣赏还可以将大卫·霍克尼与同一时代其他艺术家的同一主题进行横向比较。
如果理解了以上四种欣赏方式,那么面对大多数的西方美术作品时,我们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作品品评一二了。

=========转自:猎神狄安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40

回帖

25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52
 楼主| 发表于 2025-7-17 01: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贵艺术家”大卫·霍克尼,老头子的艺术哲学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是英国人的国宝艺术家。
他的受爱戴程度使得在2017年,艺术界为了庆祝其八十大寿,联合了伦敦的泰特美术馆,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三家世界上的顶级艺术机构,为这位花哨的老人举办了一场热闹非凡的世界级巡回表演,让全世界的观众一起回顾霍克尼长达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
2019年8月30日-9月30日,这场展览将于北京展出。
一年前,随着自己的作品以合人民币6.26亿元的价格在佳士得纽约落锤,大卫·霍克尼刷新了在世艺术家的最高拍卖纪录,从此“最贵在世艺术家”头衔的接力棒就传了手里,而81岁的他,创作力仍旧旺盛。


最高拍卖价画作:《艺术家肖像(泳池及两个人像)》,大卫·霍克尼,1972不过我们知道,最贵不一定是最好,尤其是在大量资本注水的当代艺术市场,很多艺术品像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富豪们的珠宝首饰一样,与艺术无关,只是财富的象征、炫耀的方式。
但不得不承认,很多艺术作品确实是因为惊人的价格让人发出“哇”的惊叹,才在后续被人讨论与关注。
贵,是脱颖而出进而得到大家广泛认知的最直观途径。
不过如果只了解到霍克尼的商业价值,就仅仅是看热闹了,今天带大家从三个关键词入手,认识一下摒弃了“最贵”头衔,大卫·霍克尼究竟是怎样的一名艺术家。
关键词一“天生的”艺术家
霍克尼虽然成长于充满压抑与教条的伦敦,但他从来就是一个反叛者。
11岁时霍克尼就知道自己想成为画家。于是这个聪明小孩每次都故意考得很差,赖在差等班不走,因为学校给成绩最差的班级开了绘画课。
后来上大学学校扣了毕业证,他就给自己画了一幅毕业证,还复制了几十份,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抗议。
离开学校的第一年,霍克尼和伙伴的作品直接引发了波普艺术家革命,年仅23岁就吸引了全世界瞩目,名气与艺术评论伴随他至今。
1963年,彼时染发广告正在热播:“金发的人更有乐子”,受广告影响刚漂了一头金发的霍克尼正在接受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采访,他说:“我什么也不想做,我只想当艺术家”。
这身傲气与才情,注定他是天生的艺术家。


圆眼镜与金色头发是霍克尼的标志
关键词二“坚定的”艺术家
霍克尼在所有人都对风景画不看好时,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方向,这多少遗传了父亲的世界观。
他的父亲肯尼斯·霍克尼(Kenneth Hockney)曾是个收银员,也是个坚定的个人主义者。肯尼斯从小就教育他的孩子们,不要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霍克尼一直记得这一点。多年后他回忆,“尽管我们生活在工人阶级的环境里,但是有一种贵族般的态度。”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个人生活上,成名后的他都和父亲一样,从来不畏惧站在大众的对立面。

大卫·霍克尼《我的父母》,1977

大卫·霍克尼《Christopher Isherwood and Don Bachardy》,1968年
霍克尼的坚持还表示在从不掩饰自己的同性取向——即使是在60年代。
他在加州大学教课时,全班都是“海滩男孩”,霍克尼觉得他们不是诚心来学习艺术的,书也教得不是很开心。直到碰到生命中第一个恋人,他的学生Peter Schlesinger,“我第一眼看到Peter的时候就觉得,他就是个年轻的加利福尼亚的化身啊。”此后,霍克尼以恋人为灵感,相继创作了多幅主题作品。

大卫·霍克尼的第一个恋人Peter Schlesinger
关键词三 跨界艺术家
霍克尼的艺术生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不仅是拍卖单价最高、也是拍卖价格累计最高的艺术家。
当然,地位和成就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现今80多岁的霍克尼还在用着更“怪咖”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艺术创作,至今都保持着充沛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除了画笔,宝丽来相机、iPad、iPhone、照片剪辑拼贴都逃不过他的手心。霍克尔决定地使用苹果公司的最新产品iPad和iPhone作画时,那新玩意才出厂两个月,而他已经77岁了,他说“不论用什么媒介,关键是你得顺其自然。”

霍克尼的iPad作品

霍克尼的iPad作品
“我每天早晨用iPhone画下花草,发送给我的朋友,我的花可以长期保存。我可以用一个小小速写软件画下它们,同时发给我的朋友们,他们早上睁开眼睛就能够看到。”


备受艺术评论家争议的摄影拼贴作品年轻时的霍克尼还非常喜欢挑战新鲜的穿衣风格,比如把婴儿蓝色的卫衣套在威尔士格纹正装的外边,告诉大家,“穿得好看就是如此简单”。
在六十年代,霍克尼时尚界的影响不亚于其对艺术界的冲击,曾以自己开创性的穿衣风格征服了艺术圈和时尚圈的他,被安迪·沃霍尔赞赏品位佳、被Burberry致敬、被后续许多明星模仿。


霍克尼的风格被总结为“舒服得好看”伟大的艺术家有两种,一种像罗斯科、蒙德里安一样,终其苦行僧般的一生坚持验证一套理论,连自己的死亡都要成为这理论的论据;另一种艺术家则像毕加索一样,打破类型与规则的限制,大量的尝试,像老顽童一样,至死不休。
霍克尼显然属于第二种,他热爱着改变和尝试,穿行在各种艺术潮流和传统里自由穿梭,花丛里过,叫好又叫座。而他这种漫不经心又一本正经的嬉闹态度,让那些一板一眼的评论家无法get,他们手持理论和概念的锁,看得见扣不着,奈何不了他。

1957至59年期间,霍克尼先后进入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简称RCA)和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就读,至今获得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校的9个荣誉学位,2012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颁发给他英国功绩勋章(Order of Merit)。



我要说一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GMT+8, 2025-8-28 05:44 , Processed in 0.1775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