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回复: 1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于博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84

回帖

7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7
发表于 2025-9-19 23: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博·油画 | 意象的语言 诗意的栖居来源: 文化视界 2025-09-19 10:09:18 阅读量:20381 听新闻


意象语言的视觉转译

何必在森林系列作品笔触具有水墨晕染的流动性与油彩的肌理张力,随性的色块堆叠实则暗藏“不立文字”的隐喻。画面的螺旋形态呼应“因陀罗网”的宇宙观,形状与色彩的交融暗示昼夜轮转中的时间褶皱。非叙事性表达打破了传统风景画的透视法则,使观者在视觉迷宫中对“观察”本身产生质疑——当枝桠以梵文字符的形态延伸时,具象自然已蜕变为心相的投影载体。

《何必在森林系列—桃花源》

尺寸:210cmX120cm

布面油画2023

《何必在森林系列—桃花源9》

尺寸:200cmX120cm

布面油画2023

《何必在森林系列68》

尺寸:200cmX120cm

布面油画2022

《元音成境-在水一方》

尺寸:600cmX160cm

布面油画2023

禅学观照下的空间拓扑

画面中常出现微小人影立于巨树根系之间,这种比例倒错构成“芥子纳须弥”的视觉悖论。借鉴临济宗“四宾主”论辩结构,画面构建了三重观照维度:树干裂纹中的城市剪影(客体凝视)、雾霭里消隐的观画者(主体退位)、以及画布空白处涌现的光晕(主客双泯)。这种空间嵌套引导观众经历“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仍是山”的认知跃迁。

《莫听穿林打叶声》

尺寸:200cmX120cm

布面油画2023

《笙笙成境-在水一方》

尺寸:480cmX170cm

布面油画2025

《霜境迷踪-乐园残响》

尺寸:200cmX120cm

布面油画2024

《雾墙独白-乐园遗㙂》

尺寸:200cmX120cm

布面油画2024

自然与城市的拓扑纠缠

工业齿轮与年轮肌理的超现实叠印,揭示着文明与荒野的共生关系。油画颜料泼溅形成的电路板纹路在朽木断面蔓延,暗示数字时代自然物的赛博格化。这种处理方式并非简单批判,而是呈现海德格尔所谓“天地人神”四重整体的当代变体——信号塔作为新形态的“世界之树”,承载着都市人的精神栖居。

《传译-密语记》

尺寸:230cmX160cm

布面油画2025

《元音成境-在水一方》

局部尺寸:200cmX160cm

布面油画2022

《竹杖芒鞋轻胜马》

尺寸:120cmx100cm

油画作品2023

《传译-解构记》

尺寸:185cmX175cm

布面油画2025

“我的消解与重构

在《何必在森林》系列作品中,镜面材质的运用形成无限反射的视觉甬道。当观众身影与森林影像交叠时,“自我”成为可拆解的视觉组件:视网膜倒影中的树枝神经网络,指纹肌理与树皮皲裂的拓扑同构,呼吸节奏与林间光斑的频闪共振。这种体验指向“非风动非幡动”的认知革命——主体性在观照过程中不断坍缩与重构。

《笙笙成境-林深归处》

尺寸:200cmX160cm

布面油画2022

《春深成境-迷踪难觅》

尺寸:200cmX160cm

布面油画2025

《鼓音成境-洋洋江海》

尺寸:200cmX160cm

布面油画2022

诗意的栖居可能性

画面边缘常出现未完成的笔触飞白,这种“留缺”美学暗合俳句的“切字”技法。当城市天际线在树影婆娑中碎解为俳句的十七音节奏,混凝土森林便获得了某种物哀诗性。我通过色彩的温度梯度操控,构建出可栖居的精神拓扑。这种创作实践最终指向“改变自己”的画面维度:当观众在画作前经历数次“凝视-迷失-重构”的循环后,城市与荒野的二元对立逐渐消融,最终在视网膜残留影像中,看见自身作为“见自己,变自己”的生态本质

文/于博来源:[url=]鲁本斯美术馆[/url]

局部《笙笙成境-在水一方》

局部《笙笙成境-在水一方》

局部《笙笙成境-在水一方》



画家简介

于博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西省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广西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广西自治区漓江画派理事

广西自治区美术领军人才

北方油画院院务与学术委员会委员

佳木斯油画学会会长

现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学术骨干教师、副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84

回帖

7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37
 楼主| 发表于 2025-9-19 23: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 博 油 画 作 品 赏 析
▲《它山之石no.1》 100x50cm 2016年 油画
▲《它山之石no.2》 100x50cm 2016年 油画
▲《风从远方来·相守》 60x25cm 2014年 油画
▲《风从远方来·归家》 100x80cm 2006年 油画
▲《向北方.落地成诗no.2》 100x100cm 2016年 油画
▲《向北方.长天秋印no.1》 100x80cm 2013年 油画
▲《向北方.长天秋印no2》 100x80cm 2013年 油画
▲《向北方丰收时代no.1》 100x80cm 2013年 油画
▲《向北方丰收时代no.2》 100x80cm 2013年 油画
▲《向北方丰收时代no.3》 100x80cm 2013年 油画
▲《向北方丰收时代no.18》 100x80cm 2013年 油画
▲《向北方丰收时代no.19》 100x80cm 2013年 油画
▲《向北方丰收时代no.27》 100x100cm 2013年 油画
▲《向北方.大地秋歌no.1》 100x40cm 2016年 油画
▲《向北方.大地秋歌no2》 100x80cm 2017年 油画
▲《向北方.大地秋歌no3》 100x80cm 2015年 油画
▲《向北方.大地秋歌no5》 100x80cm 2015年 油画
▲《向北方.大地秋歌no6》 100x80cm 2016年 油画
▲《向北方.秋意浓no.1》 100x40cm 2015年 油画
▲《向北方.秋意浓no.2》 100x40cm 2015年 油画
▲《向北方.秋意浓no.3》 100x40cm 2015年 油画
▲《向北方.秋意浓no.5》 100x40cm 2015年 油画

我要说一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GMT+8, 2025-10-17 18:19 , Processed in 0.1588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