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4|回复: 1

宋永进:隐隐的文化情思.超越写生的写生1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51

回帖

48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1
发表于 2025-7-26 21: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57

宋永进,1966年生,油画家、美术评论家。1992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油画本科,200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研修班,师从杨参军、翁诞宪、章晓明等先生。2006年被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接受为高级访问学者,师从戴士和先生。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写意当代油画工作室主任。
沿坑岭头 布面油画 100×240cm 2016年
超越写生的写生
——宋永进油画品读
文/周绍斌
宋永进最近几年热衷于到各处写生,尤其钟情于对古建筑、古村落的写生。纵览他的写生作品,总体感觉是他在有意识地在超越写生的某些规范,有意识地在写生中融入创造的因素,有意识地在写生中追逐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精神象征,由此而使得他的写生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面貌。
阳光大港头 布面油画 100×160cm 2016年
宋永进是浙江兰溪人,从小就在乡间的古宅院落中长大,对家乡古建与古村文化有着解不脱的情结。他钟情于画古建与古村,不是局限于表面的模写,而是在通过写生找寻一种文化精神,寄托一种文化情感,塑造一种文化形态。他在写生中不能释然的就是那种从小就养成的文化血缘,因此,看他对古建与古村的写生作品,总有一种隐隐的文化情思在里面深深地吸引着你,是眷恋与魅力,是回忆与沉思。
茶花NO.1 布面油画 60×60cm 2013年
正因为宋永进在写生中有这样一种文化情结,才使得他面对古老宅院的观察中,细细地品味与默默地寻找一种独特的观看方式,有意识地斟酌与精心地经营着画面中的视觉形象。他以超验的视觉审美剪裁、挪移、再构着自然物象的纷繁和复杂,提炼出具有文化意境的视觉形象和艺术因素。一面平直的红墙、一座厚重的祠堂、一尊兀然的香炉、一丝狭长的门隙、一条蜿蜒的街巷……,他都试图从这种独有的观望中,独有的视野里,带领人们进入他那种内在的文化思索与精神家园中。
茶花NO.2 布面油画 60×60cm 2013年
正由于这种独特的观看方式,也使得他在写生中的表现语言简繁有致,取舍得当,节奏鲜明,形成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画面中有沉着而静寂的空白,有厚重而自信的涂抹,有纵横捭阖的形体,也有强烈互补的色彩。画面中不论是局部刻画,还是整体布局,甚至一束穿梭的光影、两根粗放的线条、几块浓烈的色彩,都有着精心的处理和有意识的结构,它们或霸气十足地雄踞整个画面,或意想不到地偏于画面一隅。这些艺术语言上的意象化的处理,都与画家心灵深处的当代文化情思形成独特的视觉诉说与文脉沟通,流露着画家较为自觉的当代创作意识。
横山塔 布面油画 100×160cm 2016年
正基于这样一种主动的与自为的写生状态,才使得宋永进的写生有了不同以往的写生目的。他自觉地捕捉着在写生中偶发的灵性思维与创作冲动,凝华着心灵深处的文化精神与情感。他把写生作为一个在场式的甚至是即兴式的创作过程。把对生活的最初感受与某种文化情感结合起来,刺激创作主题的萌动与形成,并在繁复的视觉形象中有意识地选择与剪裁,运用特殊的表现手法的绘画语言,在画面中建构一种崭新的审美意境和文化情境,这一切他都努力在写生状态下完成。
大美兰江NO.1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正是这样经常性的在场式、即兴性的写生创作,使得他对艺术创作进行理论反思。他认为,创作最为真切的艺术价值在于艺术家与现实生活情境有一种深层次的文化默契。这种文化默契其实就是对现实生活、自身情感和艺术语言之间的生态性的有机链接。正是执着于此,宋永进在写生时的艺术创作状态,不仅保持了对生活现实的真实,还提炼了寓生活现实之中的文化情感与文化精神,超越了写生所固有的状态。
大美兰江NO.2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大美兰江NO.3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大美兰江NO.4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大美兰江NO.5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岱山渔船NO.1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岱山渔船NO.2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岱山渔船NO.3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岱山渔船NO.4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红老街NO.1 布面油画 80×80cm 2018年
红老街NO.2 布面油画 80×80cm 2018年
红老街NO.3 布面油画 80×80cm 2018年
红老街NO.4 布面油画 80×80cm 2018年
红老街NO.5 布面油画 80×80cm 2018年
红老街NO.6 布面油画 80×80cm 2018年
老白街NO.1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老白街NO.2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老白街NO.3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老白街NO.4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老白街NO.5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老白街NO.6 布面油画 80×80cm 2017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51

回帖

48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楼主| 发表于 2025-7-26 2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线之意趣---宋永进当代速写集》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烈祝贺
永哥教授
“线”系列第二部:
《线之意趣---宋永进当代速写集》
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序言
意趣、形式、日常
——宋永进速写的三个审美向度
黄剑武
宋永进网名“永哥”,千万粉丝们也如是称呼。这样的称呼似乎是年轻一代粉丝们免费领取“宋永进美术微语”网络美术课程后以示亲切的戏称,消解了晦涩的学术隔阂,拉近了读者和画家的距离,从而走进他的内心,走进他的绘画作品。宋永进集教授、画家和批评家等身份于一身。他的速写作品独特新颖、时尚现代,有思考、有品味、有内涵,总是让人出其不意、耳目一新。他真挚、质朴,不追潮流,不慕虚华,几十年如一日深耕于自己的精神沃土。学术上,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生活上,他又是一个充满温情而有趣的人。所到之处,皆为我写,故速写作品当数以万计。他的 “趣味速写”虽然说是方寸之趣味,却彰显出了大境界和大气象。
感知对象意趣
处处皆风景,万物皆入画。他对绘画对象并非没有选择,而是摆脱视觉经验,在普通万物中发掘有趣的信息,读出审美的意味,让平凡之物别有一番内容和滋味。他总是以一双充满温情而锐利的眼睛观察万物,古村、码头、人物、风景、植物和生活用品等等,题材丰富、包罗万象,哪怕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副茶具,或不起眼的旮旯一角,也可以画得津津有味、情趣盎然。有心者,可以发现他的速写和油画观念一脉相承,两者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可以说,读懂了他的油画就读懂了他的速写,读懂了他的速写就更能体会到他油画的妙处。对象在画家的眼里充满了温度,它不再是一个语义的代名词,不再是一个物理属性的指向。其实对象还是那个对象,重要的是你如何观看和表达,从而使对象背后存在的内涵与意义凸显画面。平凡中见新意,本属不易,而长期保持这种发现的状态不断画出新意,更需要极大的勇气,极大的热情,以及超乎寻常的挑战力和创作力。这正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学术姿态和精神气度。
生成写意形式
绘画形式是每一位画家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看绘画形式的新与旧,画家能力和水平立见高下。画家作画通常有两种情景,一是运用绘画形式,二是生成绘画形式。前者是指学习前人的形式布局、结构和特征等,在创作时巧妙地去运用它;而后者则是在创作中极力回避前人的形式经验和法则,建构出从未出现过的审美样式。宋永进显然属于后者,他的速写擅长抓住对象的特征和感受,直取对象的气质和精神,繁和简、虚和实、黑和白、正和负,形式一反常态、不拘一格。他以主观感受引领对象,在不断捕捉、发现和思维的层层推进中,其形式结构自然生成,画面简洁、奇崛,一角半边的留白,大开大合,有言尽而意无穷之意,极具中国写意精神的审美内涵,却又有别于中国传统写意之精神,让人过目不忘,不仅深得业界前辈的认可,也颇受追逐时尚的年轻人青睐。
重回生活日常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是艺术的精神归属。宋永进一直主张回归人的内心和本真,感受生活之美、发现日常之趣,体悟人生之道。其速写作品极具日常化与个性化,在平凡生活中体现艺术家不寻常的审美取向和审美品格。世间万物,功名利禄、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皆为虚幻,没有比生活更真实、更丰富、更动情,更值得凝视和表现。宋永进的创作心态是心无旁骛,极其放松,极其自由的。他用画笔感受生活、记录生活,走遍天南海北和大街小巷,没有丝毫流行范式和展览套路的影子,流露出返璞归真、恬静自在的状态,读起来自然、朴实、感人。这是彻悟生活真谛后所获得的一种豁达、通透和自由。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这种手工性、即兴性、日常化和温度感,其实也是艺术区别于科技,可以持续存在的关键理由。因此,存在主义美学家萨特认为:“艺术是由自由来重新把握的世界。”
作者:黄剑武(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宋永进,1966年生,浙江兰溪人(祖籍浦江),著名艺术家、美术批评家, 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研修班,2006年被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接受为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写意当代油画工作室主任,系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的代表性画家,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浙江省油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校友会理事,浙江省色彩教育协会理事,《美术报》品牌专栏“尖峰视角”特约主笔,雅昌艺术网专栏艺术家,先后赴韩国、意大利、匈牙利、奥地利、梵蒂冈、法国、捷克、德国、斯洛伐克、坦桑尼亚、南非、日本等国家进行艺术交流、考察和创作写生,曾经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地成功举办9次个人油画展,近百件作品入选各级各类美术展览及获奖,大量作品曾赴纽约东方画廊、巴黎圣殿艺术展览中心、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庆熙大学、多伦多嘉华画廊、布达佩斯六区Eötvös文化宫、南非、达累斯萨拉姆大学、香港博雅美术馆等地展出,近千件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新美术》《文艺争鸣》《文艺研究》《荣宝斋》《文艺评论》《中国书画》《当代中国画》《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书法》《时尚色彩》《艺术界》《中国画画刊》《少儿美术》《亚洲美术》《中国水彩》《中国艺术市场》《艺术生活》《南昌北调》《世界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商报》《东方早报》《航空港》《中华工商时报》《商务时报》《江南时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羲之书画报》《神州书画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齐鲁晚报》《钱江晚报》《羊城晚报》《成都晚报》《西安晚报》《银川晚报》《天水晚报》《现代快报》《体坛报》《成都商报》《深圳商报》《安徽广播电视报》《赣南日报》《湄洲日报》《信息参考》等国家级专业杂志和国内外重要报刊上,出版有《写意精神与当代视域》《登高望月-宋永进当代油画作品集》《洇透墨香-宋永进当代绘画作品集》《线的日记-宋永进当代速写集》《线之意趣-宋永进当代速写集》《回望-宋永进当代油画作品集》《遮蔽-宋永进油画作品集》《宋永进的色彩艺术》《宋永进人物速写集》和《速写》等个人画册和专著,大批作品被巴黎圣殿艺术中心、匈牙利国家美术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香港博雅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中心、杭州风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油画家协会、金华市博物馆、云林艺术中心、兰溪市博物馆、浦江美术馆、柯桥美术馆等专业艺术机构和海内外私人藏家珍藏。

我要说一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写生中国*三友画廊论坛

GMT+8, 2025-8-28 05:59 , Processed in 0.1531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